找到相关内容112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忏悔析义

    因果关系,才能将罪业消除;无生忏也一样,必须如理观察法性如幻、缘起、唯心,相应于无生忏的法性。三者的差别,就在相应于因果法则的法性深浅中表现。   伍、结语   从以上文章可以看出,其实整个忏悔的...

    惠空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54044774.html
  • 以四部阿含经为主综论原始佛教之我与无我(2)

    “六界法门”。对无我观察,释尊对“阴”先说、详说,然后对“处”、“界”略说。因为众生对“心、心所”起我见甚于对“色身”;而且,对五阴无我之种种观察法,对六处、六界亦同样适用。举`Ra`= hula尊者...多义,只从汉文,很难辨别所指何义;甚至在梵语、巴利语,亦具同样困难。本文依据北传《四部阿含经》,参考南传《五尼柯耶》,分析“种种我、我所见之内容,列举“无我、无我所之观察法”,指出“舍断我、我所见、我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33045917.html
  • 天台哲学的原理

    定其看法,今可要约为八点,来观察法华经的优异如下: 第一,是化导终穷与未终穷之不同,即:尔前的化导只 在中途而未完成,但法华却有完成。法华以前的诸经,是随 ...

    李世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60446212.html
  • 释尊时期的分教和阿含经的集成之研究

    于爱欲想,忧苦亦俱离,觉悟于睡眠,灭除掉悔盖,[舍贪]、恚清净,现前观察法,我说智解脱,灭除无明闇。”(T2, p256a)   世尊告尊者舍利弗:如我所说《波罗延那?阿逸多所问》:“若得诸法数,若复种种...

    林崇安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34647085.html
  • 试窥印顺法师的思想大要--以缘起贯通

    世俗的中观法”是“由缘起法以观察无自性的因果事相,即从缘起到缘生”;“随顺胜义的中观法”是“依缘起法以观察法法无自性的本性,洗净众生的一切错谬成见,即从缘起到寂灭”,随顺胜义的中道而倾向于胜义,证得...

    陈水渊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51947303.html
  • 四谛现观之略探──以《大毗婆沙论》及《清净道论》为主

    认为现观是通有漏与无漏义的,如说:  问:岂世俗智亦名现观?答:明了观察是现观义。世俗智中,有能明了观察法者,亦名现观,非唯无漏得现观名。故城喻经作如是说:“我未证得三菩提时,如实现观生缘老死,非未证...

    释有信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0947575.html
  • 持名念佛与实相念佛之统一 —本愿即心持名念佛的提出

    所不遍,法界一相即是如来常住法身,依此法身说名本觉。故知果佛圆明之体,是我凡夫本具性德故49 。  所谓以一心中的空、假、中三观之智,来观察法界中的一切境界相,皆是缘起无自性的虚幻不实之存在(空观智)...

    法藏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90349180.html
  • 中国近代佛教复兴与日本(4)

    木村泰贤著,善良译,《海潮音》第六卷第八期,一九二五年)、《佛陀之说教与观察法》(木村泰贤著,《海潮音》第六卷第九期,一九二五年)、《佛教哲学》(小野清撰,张□译,商务印书馆,一九二五年)、《性相论》(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52550082.html
  • 佛光教科书:《菩萨行证》(1)

    尊重有情的无犯心。必须摄律仪、摄善法及饶益有情兼行,才是菩萨持戒。   忍辱度:是乃难行能行的平等心。为一切道法而修习耐怨害忍、安受苦忍、观察法忍的忍辱法门,必须难行能行,难忍能忍,不生退怯,才能完成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0151960.html
  • 佛教成人教育的意涵

    现象、实体,去实践的诸方法。教育方法则有多种,有的以言语教化或威仪教化,有的说譬喻法、问答法、转意法或对机说法,也有人以讲演法、观察法或启发法等,这些方法是佛陀以他的智慧和慈悲来广度众生的各种方便而已...

    释见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01351990.html